2025年7月实行电动车新规要求一人准备3个头盔?瞎掰的别信
近日,内容为“7月1日将实行电动车新规,要求一人准备3个头盔”的相关短视频和图文,出现在多个社会化媒体平台。许多留言抨击这条“新规”毫无道理,有人调侃称,“想想一家三口,打开家门,玄关放了九个头盔哈哈哈”。同款视频和图文往往还抨击了“新规”中的其他内容,比如“禁止整夜充电”、“须推车过斑马线”等等,也引来不少网友的共鸣。
不是有多条规定的“电动车新规”,而是专对于摩托车、电瓶车驾驶人和乘坐人员头盔的强制性国家标准。
“规定”与“国标”有啥不一样的区别?简单来说,一般理解的“规定”,是针对驾驶人和乘坐人员的。这些规定有全国性的,比如《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法》及其《实施条例》中就有涉及驾驶电瓶车的条款;也有地方性的,比如在北京,你就还需要遵守《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》。
以现行2018年生效的《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》为例,里面只提到“本市鼓励电瓶车驾驶人佩戴安全头盔”,换言之,没有要求你必须佩戴哪种头盔,甚至没有要求你必须戴头盔,也没有罚则。因此,所谓“要求一人准备3个头盔”的新规自然是不存在的。
还需要指出是,即便是这个2023年头盔新国标,也并没有说乘员应当准备3个头盔。在2023年配发的新国标官方解读中,的确有提到,“1型盔形状为全盔,2型盔形状为3/4半盔(春秋盔)、3型盔形状为1/2半盔(夏盔)”,但是在国标原文中,并没有“春秋盔”“夏盔”这样的表述。只是说,有“全盔”、“3/4半盔”、“1/2半盔”这三种类型,它们都适用于全体电瓶车乘员。所谓的“春秋盔”与“夏盔”,理解为一种选购参考即可。更注重舒适度,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“1/2半盔”,更注重安全性,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全盔,想两者均衡,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“3/4半盔”,它们都是符合国标的产品。是否多买几个头盔,是你的自由,而不是一种强制政策。
那“禁止整夜充电”、“须推车过斑马线”又是怎么回事呢?原来是有网友整理了所谓的“7月1号正式实行的电动车新交规”,截图如下——
再比如“民间整理版”的第二条,“禁止酒后骑电动车,否则罚款扣分,与机动车醉酒相同处罚”——这条不是新规,但也不是旧规,因为内容非常离谱:一般的电瓶车,根本不会被认定为机动车,也就是说根本不需要驾照,何来扣分,怎会是与机动车醉酒相同处罚?当然,根据《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法》,酒后骑电动车是要警告或罚款的,数额是五十元以下。
至于所谓的“禁止整夜充电”,与“禁止购买不合格产品”“禁止住宅内充电”“禁止改装”等等,其实来自应急管理部提出的电瓶车安全管理“七个严禁”,属于政策倡导、安全宣传口径。
不过,“七个严禁”的行为中,有许多行为也违反了相关法规。就“整夜充电”这点来说,上海市公安局在2016年发布的《关于加强本市电动车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》中就已经提出,“不得长时间充电”,因此“整夜充电”有一定的概率会被判定违规。应急管理部多次强调,“车辆应避免充电时间过长,整夜充电且无人看管,一旦电池、电线等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,极易引发火灾”。